各培养单位:
为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,激发我校学生探索AI应用的创新实践积极性,提升我校学生AI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,特举办西北工业大学首届AI校园应用创新实践大赛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主题
AI赋能·智启翱翔
二、举办单位
(一)主办单位:党委学生工作部、信息化管理处、校团委
(二)承办单位:计算机学院、数学与统计学院、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
三、参赛对象
面向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在籍本科生和研究生。
四、参赛要求
(一)作品选题
围绕“AI赋能·智启翱翔”主题,参赛队伍需提出并实现一个面向我校校园场景的AI应用,能够解决以下一个或多个实际问题。
1.学业赋能。如语言陪练、编程助手、智能学伴、学业帮扶、深造指导、职业规划等。
2.科研赋能。如文献检索与处理、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、实验自动化与流程优化等。
3.生活赋能。如智能导航与生活推荐、校车等校园资源智能调度、社交与社团活动指导、心理服务信息的传播与资源整合、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、情绪疏导与情感支持等。
4.安全赋能。如实时安全预警、安全教育虚拟实训、安全知识科普、健康状况跟踪与提醒、防诈骗预警等。
5.其他校园场景。其他对学生学习、科研、生活带来积极帮助的创新应用场景。
(二)作品要求
1.参赛作品原则上基于我校翱翔门户“翱翔挚友AI”中的“COZE”AI应用开发平台进行开发,一般应为一个完整的智能体或多智能体系统。鼓励软硬结合进行设计开发。
2.参赛作品应具备切实可行性,能有效解决师生在学习、生活或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,且确保可在真实场景中落地应用。
3.参赛作品要求能够在大赛应用平台中进行展示,也可以通过应用、网页、小程序等方式体验使用。最后须提交智能体访问入口(包含但不限于URL、应用、网页、小程序),或智能体演示视频(仅限MP4格式,3-5分钟)。
4.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,严禁照抄照搬、简单复制等行为,若发现抄袭或侵权,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追责。
5.参赛作品如为已产业化的项目或同类赛事中获奖作品,如无显著的改进优化,则视为参赛报名无效,不享受参赛权益。赛事监督邮箱:xgbit@nwpu.edu.cn
6.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。主办方默认拥有参赛者提交作品的免费使用权。参赛作品在数据收集、存储、处理及使用过程中,须严格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及西北工业大学数据管理相关规定。因参赛个人违反上述条款而导致的法律责任全部由参赛者本人承担。
7.此次大赛的使用平台为公有云,参赛作品需要在大赛结束后尽快完成相关程序和数据的备份,若因未按时完成备份而造成程序和数据的丢失,由参赛者本人承担。
五、赛程安排
(一)报名选题(4月上旬-6月上旬)
采用线上报名方式(报名入口见文末二维码),支持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,团队人数最多为5人,每人限参与一支队伍,每队限提交一个作品,每支队伍可邀请1位我校指导教师。报名通过后主办方将为每支团队分发一个参赛账号。
(二)设计开发(4月上旬-6月下旬)
作品开发与提交期。期间提供平台使用的技术培训,以及线上技术答疑服务。
(三)中期交流(5月下旬)
组织中期展示及交流。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对参赛作品进行阶段性展示,成熟的作品可直接在平台演示或提交演示视频(不超过3分钟),届时将择优提前在全校范围内推广。
(四)作品评选(7月上旬)
组织作品评选,举办颁奖典礼。
六、评审标准
大赛评审采取师生在线体验投票+现场路演展示打分的方式进行,评分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:
(一)实用价值与易推广性
应用设计贴近校园场景,具备实际可用性,对师生学习、生活和工作的数智化有显著提升,便于被师生使用及推广。
(二)技术实现完整性
系统功能齐全,逻辑设计正确,应用运行稳定,无明显Bug。
(三)创新性与可扩展性
创意或技术上具有显著独特亮点,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,便于后续延伸开发。
(四)作品展示与体验效果
通过可交互入口直观展示作品,体验界面交互友好、流畅,功能覆盖场景完整,问题有效解决,用户满意度较高。
七、奖项及参赛权益
(一)奖项设置
此次大赛设置一、二、三等奖,占比分别不超出参赛队伍的5%、10%、15%;同时另设创意奖,与大赛奖项可兼得。
(二)参赛权益
1.荣誉奖励。所有参赛者均可获得本次大赛完赛证明。获奖团队将颁发荣誉证书,给予奖金奖励,纳入综合测评加分体系。
2.发展扶持。获奖团队将有机会得到学校进一步的资助与扶持。优秀作品有机会与学校真实运行的业务系统对接集成,并署名接入翱翔挚友AI平台。
3.实习推荐。获奖团队成员将有机会获得相关企业的实习推荐机会。
八、大赛交流与资源支持
(一)技术平台支撑
学校在翱翔门户“翱翔挚友AI”中提供“COZE”AI应用开发平台,原则上应使用该平台进行智能体的开发。具体使用说明另行通知。
(二)AI开发培训
1.组织技术培训。比赛过程中,聚焦AI开发相关技术,学校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线上线下不定期组织专家培训,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2.提供技术答疑。创建答疑交流群,随时为参赛选手解答智能体开发中遇到的平台使用问题。
(三)大赛组织平台
学校建设大赛组织专门网站(https://aiaipc.nwpu.edu.cn/),大赛全部环节和流程均在网站中进行。

党委学生工作部、信息化管理处、校团委
2025年4月9日
(审核:曹子尧)